沉浸式翻譯一鍵搞定外語網頁 / PDF / 影片!最強 AI 翻譯擴充!

以前我在查外文資料時,我常常使用 Google 翻譯,但翻譯的結果都不太理想,文章也會整篇變成中文,沒辦法對照原文確認翻譯是否正確。
直到我發現了一款超好用的免費 AI 線上翻譯工具 —— 沉浸式翻譯,大大解決了我的困擾!
只要在瀏覽器安裝這個擴充功能,所有網頁都能一鍵翻譯,而且雙語顯示,就連圖片、論文 PDF、影片字幕,也通通難不倒它。
更厲害的是,沉浸式翻譯接上 GPT 或 Gemini 等強大的 AI 模型後,翻譯效果完全大勝 Google 翻譯!
這篇筆記就來示範我是怎麼使用 沉浸式翻譯,帶你親自感受它厲害的地方。
如果你偏好用影片學習,歡迎觀看下面的 YouTube 影片。
如果你喜歡透過圖文學習,請繼續往下閱讀吧!
圖文筆記會比較詳細、方便快速瀏覽,還會持續更新與補充內容。
免費安裝沉浸式翻譯
第 1 步
點擊下方連結前往 沉浸式翻譯官方網站。
第 2 步
你用哪一種網頁瀏覽器,就點擊相對應的按鈕,主流的瀏覽器像是 Chrome、Edge、Safari、Firefox,沉浸式翻譯都有支援。
我示範的是 Chrome 瀏覽器,點擊「Chrome 擴充套件」。

第 3 步
點擊「加到 Chrome」。

第 4 步
選擇「新增擴充功能」。

第 5 步
看到新手指引可以忽略,直接關掉頁面,就可以開始使用「沉浸式翻譯」了!

我適合使用哪種沉浸式翻譯方案?
如果你只是偶爾才需要翻譯、用量不大,像是簡單查查英文資料就好,對翻譯速度或品質細節也沒那麼要求,那其實可以先從「免費版」開始試試看。
它的基本功能蠻完整的,對輕度使用者來說就很夠用。
但是免費版目前能用的模型不多,主要是 Microsoft 翻譯 (微軟翻譯,又稱 Bing 翻譯) 和 Google 翻譯。
它們在翻譯長篇文章時,讀起來不夠自然,流暢度沒這麼好。

如果你經常瀏覽英文網站、閱讀外文資料,算是翻譯重度使用者,而且願意多花一點預算換取更順暢的體驗,那我推薦你升級成「付費會員」!
訂閱會員後可以直接使用主流 AI 模型來翻譯,像是 DeepSeek、OpenAI、Gemini、Claude、DeepL 等模型都能自由切換。
這些 AI 會考量前後文,模擬人講話的語氣,整體翻譯起來真的比 Google 翻譯自然很多、也更符合語境。

如果你本來就有使用 AI 模型的經驗,也不怕設定的操作步驟多一點,而且對翻譯品質有很高要求,想用到最新 AI 模型,那就可以考慮「免費版 + 自串 API」的做法。
這很適合精打細算、重視 CP 值的人,不只能自由選擇使用哪家 AI 模型,甚至連模型版本都能指定。
收費方式是依照用量計價,不用綁訂閱,有用到才付錢,用多少就付多少,彈性很高。

沉浸式翻譯方案比較表格
我整理了一份表格,方便你比較方案的差異,找到最適合你的使用方法:
免費版 | 付費會員 (以 Pro 會員為例) | 免費版 + 自串 API | |
---|---|---|---|
費用 | 完全免費 | 月繳會員 $309 台幣 年繳會員 $2,799 台幣 (點擊 諾特斯觀眾專屬連結 再打 95 折) | 依翻譯量付費 |
翻譯服務商 | Bing、Google (持續增加中) | OpenAI、Gemini、 Claude、 DeepSeek (持續增加中) | 可串接 30+ 種翻譯服務 (持續增加中) |
用量限制 | 無限制 | 2,000 萬 tokens (超過可加購流量包) | 依各家 API 計價與限制 |
功能 | 一鍵翻譯網頁 懸停翻譯 輸入框增強 翻譯文件 影片雙語字幕 (持續增加中) | 所有免費版功能 PDF Pro 翻譯 漫畫翻譯 影片雙語字幕下載 多裝置同步設定 (持續增加中) | 所有免費版功能 |
適合的人 | 翻譯需求小、 對翻譯速度與品質要求不高 | 經常查閱英文資訊、 需要穩定翻譯的重度使用者 | 對翻譯品質有極高要求、 想用最新模型、 不想被訂閱制綁死的人 |
實際方案 / 模型/優惠折扣請以 官方網站 為準。
看到這裡,你應該大致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方案了吧?
接下來就可以跳到對應段落,直接跟著設定囉:
👉 沉浸式翻譯免費版
沉浸式翻譯免費版
免費版翻譯服務比較
沉浸式翻譯免費版主要提供 Microsoft 翻譯 (微軟翻譯,又稱 Bing 翻譯) 和 Google 翻譯,也陸續開放一些 AI 模型讓大家試用。

我實際用一陣子後,還是覺得微軟和 Google 這兩家大品牌翻譯品質比較穩定,也比較值得信任。
我找了一些容易翻錯的英文句子,來比較看看它們翻譯的效果。
結果發現,Bing 在遇到一些俚語時,通常只會照字面意思翻,上下文兜不起來,感覺有看沒有懂。

像「phubber(低頭族)」這種新興網路用語甚至直接翻錯,反而 Google 就翻得很到位。

還有像是「smartphone」這個單字,Bing 翻成「智能手機」,Google 則翻「智慧型手機」,Google 翻譯的用詞更符合繁體中文使用者的習慣。

我推薦的免費版翻譯服務
很明顯地,無論是在辨識的正確度、用詞的風格,Google 翻譯的品質都是略勝一籌。
所以如果你用免費版的話,翻譯服務我推薦選擇「Google 翻譯」!

沉浸式翻譯免費版設定
第 1 步
點擊瀏覽器右上角的「擴充功能」—— 圖片標註 ➀。
選擇「沉浸式翻譯」—— 圖片標註 ➁。

第 2 步
點擊「選項」進入設定頁面。

第 3 步
在基本設定裡把「翻譯服務」切換到「Google 翻譯」就能開始使用了。

接下來你可以直接跳到 這個章節,看看沉浸式翻譯有哪些好用功能。
👉 沉浸式翻譯功能
或是繼續看下去,跟著我進一步了解付費版的沉浸式翻譯。
沉浸式翻譯付費版 (訂閱制)
付費版方案介紹
訂閱 Pro 會員每個月只要 $309 台幣,就能享有每個月 2,000 萬 tokens、1,000 頁的雙語 PDF 和 3,000 張圖片的翻譯額度隨你用。
✏️ 翻譯額度
Pro 會員每月有 2000 萬 tokens 的翻譯額度,所有 AI 模型的翻譯額度統一計算。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分配,混用多種翻譯服務,用起來更靈活、更彈性。

相較於自己去各家 AI 公司申請付費 API,其實蠻划算、蠻方便的。
舉例來說,使用跟沉浸式翻譯 Pro 會員相同的模型、同樣 2,000 萬 tokens 用量,假設翻譯是輸入、輸出各半的話:
- OpenAI 的 GPT-5 mini 要 $22.5 美金 (約 $675 台幣)
- Claude 3.5 Haiku 更貴,要 $48 美金 (約 $1,440 台幣)
所以沉浸式翻譯的價格其實是很優惠的。

我會建議選擇年繳的「年度訂閱」,平均下來每個月的價格會比月繳便宜很多。
如果透過 諾特斯觀眾專屬連結 訂閱,還能再享 95 折優惠喔!

如果你想再省一點,也可以揪親朋好友一起訂閱「家庭套餐」。
這個方案包含 3 個 Pro 會員,一年的價格是 $5,298 台幣,平均下來一個人每月只要 $147 台幣,CP 值很高!

✏️ 每個會員帳號同時可使用的設備數限制
每個帳號最多同時使用 8 台設備,超出後,最先登入的設備將會被登出。
要是你每月有大量翻譯需求,或是想使用最新、最頂規的 AI 模型,才需要考慮每月 $899 台幣的 Max 方案。

不過我認為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其實平常用不到這麼高階的方案。
想要使用更高階模型的話可以參考「自串 API」的做法,成本會更划算。
Pro 會員內建 AI 模型比較
目前 Pro 會員內建有 DeepSeek、GPT、Claude、Gemini 等等 AI 模型,不用自己串接就可以直接使用。
我也準備了幾個例句來實際測試,看看到底哪個 AI 模型翻得最好。
像是英文單字「cook」,最直接的意思是「煮飯、烹飪」,但這個詞在俚語中的意思並不是這樣。
根據上下文和語法結構,有可能是「搞砸了、累壞了」,也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表現出色、進入狀況」的意思。

這次測試下來,只有 Claude 全部翻對。

我推薦的付費版 AI 翻譯服務
我自己已經用沉浸式翻譯一段時間了,的確覺得 Claude 在翻譯新聞、論文這類比較正式的內容時,表現很穩定。

但更厲害的是,連 Reddit、X 這種充滿俚語、縮寫、流行語的論壇內容,它也能翻得非常貼切。

所以如果使用沉浸式翻譯付費版,我會推薦你選「Claude」當作主要的翻譯模型。

訂閱沉浸式翻譯 Pro 會員
第 1 步
點擊沉浸式翻譯官方網站連結。
第 2 步
點擊「免費試用 3 天」註冊沉浸式翻譯帳戶。

第 3 步
輸入 Email 和密碼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按此進行驗證」—— 圖片標註 ➁。

第 4 步
點擊「登錄 / 註冊」。

第 5 步
到剛剛填寫的 Email 信箱,打開「沉浸式翻譯 – 註冊驗證」這封 Email。

第 6 步
複製 Email 裡的驗證代碼。
⌨️ 快捷鍵:複製
Windows 系統:Ctrl + C
macOS 系統:Cmd + C

第 7 步
回到註冊頁面貼上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驗證郵箱」—— 圖片標註 ➁
⌨️ 快捷鍵:貼上
Windows 系統:Ctrl + V
macOS 系統:Cmd + V

第 8 步
在結帳頁面填好金融卡資訊後,按下「開始試用」就完成升級囉!
✏️ 3 天免費試用
你可以先享受 3 天免費試用,在訂閱的前 3 天隨時取消都沒問題,第 4 天才會實際扣款。

取消自動訂閱
如果你之後不想繼續使用付費版本了,需要手動取消訂閱,才不會被持續扣款。
第 1 步
到 沉浸式翻譯官方網站 右上角的「個人中心」。

第 2 步
點擊「管理訂閱」。

第 3 步
點擊「取消訂閱」。

Pro 會員查看翻譯額度 / 用量
想要追蹤自己每個月的翻譯用量的話,可以從個人中心裡的「查看更多使用情況」來查看紀錄。

如果真的超過訂閱用量,可以再購買額外流量包。
不過,以我們團隊的經驗,一個月大約會用掉 380 萬 tokens,所以 Pro 會員每月 2,000 萬 tokens 的翻譯額度其實很夠用了。

沉浸式翻譯 Pro 會員設定
第 1 步
點擊瀏覽器右上角的「擴充功能」—— 圖片標註 ➀。
選擇「沉浸式翻譯」—— 圖片標註 ➁。

第 2 步
點擊「選項」進入設定頁面。

第 3 步
在左側欄位點擊「翻譯服務」。

第 4 步
往下滑到「進階模型」,把 Claude 3.5 Haiku「設為預設」。

第 5 步
「指定一位 AI 專家」我自己最常選「意譯專家」。

它的作法是先直接翻譯一遍,再依據上下文跟語言文化調整,這樣翻出來的成果更接近原文的語氣。
像是要翻譯部落格文章,或者 X、Reddit 上的討論串,就很適合用這個設定。

接下來,你可以直接跳到 這個章節,跟我一起看看沉浸式翻譯有哪些好用功能吧!
👉 沉浸式翻譯功能
沉浸式翻譯免費版 + 自行串接 API
還有一種沉浸式翻譯的用法,是使用免費版,再自己串接 AI 模型的 API。
用這種方式,你可以自由選擇更多模型、更多版本來進行翻譯,不但彈性更高,也不受用量限制。
只有在你實際用到 AI 模型翻譯時,才需要依照用量付錢給 AI 模型的公司,這樣能更靈活地掌控預算,也不怕資源浪費。

我推薦的 API 和 AI 模型
我推薦使用 OpenRouter 來串接 API,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只需要一組 API 金鑰,就能調用各家公司的 AI 模型!
以前光是要記錄好幾組不同公司的 API 金鑰就讓人很頭大了;現在用 OpenRouter 只要一組 API 金鑰就能搞定,管理起來輕鬆很多。
而且只要在 OpenRouter 上儲值,這筆錢就會自動分配到你使用的不同模型上,不用再去每家平台單獨付款。
計費方式和原廠一樣,只是儲值時會加收一點點手續費。
但以 OpenRouter 帶來的便利性來說,我覺得完全值得,使用起來省時省力,也能統一管理使用 AI 的預算。

我最近常用的 AI 模型是 Google 的 Gemini 2.5 Flash,它的速度快、價格又便宜,翻譯長篇文章自然流暢,準確度也很好。很適合注重翻譯效率和 CP 值的人!

OpenRouter 申請 API Key
第 1 步
點擊下方連結前往 OpenRouter 平台。
大型語言模型 API 統一平台 👉 OpenRouter
第 2 步
點擊右上角的「Sign in」(登入)。

第 3 步
點擊「Sign up」(註冊)。

第 4 步
填寫 Email 和密碼 —— 圖片標註 ➀。
「勾選」同意條款 —— 圖片標註 ➁。
按「Continue」(繼續) —— 圖片標註 ➂。

第 5 步
到剛剛填寫的 Email 信箱,打開「Your sign up link」(你的註冊連結) 這封 Email。

第 6 步
點擊「Sign up to OpenRouter」(註冊 OpenRouter) 來完成驗證。

通過驗證後,畫面會跳轉到 OpenRouter 官網。

第 7 步
滑鼠移到右上角「房子」圖示上 —— 圖片標註 ➀。
選擇「Credits」(儲值金) —— 圖片標註 ➁。

第 8 步
我自己是習慣選「Buy Credits」(購買儲值金),用手動儲值的比較好控制預算。
點擊「Add Credits」(新增儲值金)。

第 9 步
填寫帳單地址,可以直接填中文沒問題 —— 圖片標註 ➀。
按下「Update Address」(更新地址) —— 圖片標註 ➁。

第 10 步
填寫付款資料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Save payment method」(儲存付款方式) —— 圖片標註 ➁。

第 11 步
輸入你要儲值的金額,一次至少要儲值 $5 美金 (約 $150 台幣)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Purchase」(購買) —— 圖片標註 ➁。

第 12 步
點擊「確定」。

可以看到儲值金已經入帳了。

第 13 步
滑鼠移到右上角「頭貼」圖示 —— 圖片標註 ➀。
選擇「Keys」(金鑰) —— 圖片標註 ➁。

第 14 步
點擊「Create API Key」(建立 API 金鑰)。

第 15 步
設定 Name (金鑰名稱),像我就寫「沉浸式翻譯」,這樣比較好分辨是串接到哪些地方 —— 圖片標註 ➀。
Credit limit (儲值金上限) 則可以設定預算,一旦超過這個金額,API 就會自動停用,避免不小心爆預算 —— 圖片標註 ➁。
點擊「Create」(建立) —— 圖片標註 ➂。

第 16 步
點擊「複製」API 金鑰,這組金鑰只會出現一次,請務必自己保存好!

沉浸式翻譯串接 API
第 1 步
點擊瀏覽器右上角的「擴充功能」—— 圖片標註 ➀。
選擇「沉浸式翻譯」—— 圖片標註 ➁。

第 2 步
點擊「選項」進入設定頁面。

第 3 步
左側欄位切換到「翻譯服務」。

第 4 步
點擊「新增自訂翻譯服務」。

第 5 步
選擇「OpenRouter」。

第 6 步
在「APIKEY」欄位貼上剛剛申請的 API 金鑰。
⌨️ 快捷鍵:貼上
Windows 系統:Ctrl + V
macOS 系統:Cmd + V

第 7 步
點開「模型」選單。

選擇「設定更多模型」。

第 8 步
切換到 OpenRouter 官方網站,選擇右上角的「Models」(模型)。

第 9 步
搜尋「Gemini 2.5」—— 圖片標註 ➀。
找到「Google: Gemini 2.5 Flash」,點擊「複製」—— 圖片標註 ➁。

第 10 步
回到沉浸式翻譯,「貼上」模型名稱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儲存」—— 圖片標註 ➁。

第 11 步
再次打開模型選單,選擇剛剛新增的「google/gemini-2.5-flash」。

第 12 步
往下滑到「指定 AI 專家」,我是選擇「意譯專家」。

第 13 步
往上滑回到最上方,按「點此測試服務」,當顯示綠燈通過,就可以開始使用自串的 AI 模型翻譯囉!

沉浸式翻譯功能
一鍵翻譯網頁 (整頁翻譯)
點擊粉紅色懸浮球,或是按快捷鍵「Alt + A / Option + A」,就能一鍵翻譯好整個網頁。
⌨️ 快捷鍵:整頁翻譯 (沉浸式翻譯)
Windows 系統:Alt + A
macOS 系統:Option + A

翻譯結果是雙語並排顯示,遇到不確定翻譯對不對的地方,馬上就能對照原文來進一步查證,非常方便。

多模型翻譯
要是你覺得某段翻譯好像怪怪的,可以使用「多模型翻譯」這個側邊欄功能,參考其他 AI 模型怎麼翻的。
第 1 步
點擊「切換側邊欄」。

第 2 步
打開上方選單 —— 圖片標註 ➀。
勾選你想要使用的模型 —— 圖片標註 ➁。

第 3 步
「複製」要翻譯的段落 —— 圖片標註 ➀。
在側邊欄「貼上」—— 圖片標註 ➁。
就能夠同時比對不同 AI 的翻譯結果,找到你最滿意的模型。

⌨️ 快捷鍵:複製
Windows 系統:Ctrl + C
macOS 系統:Cmd + C
⌨️ 快捷鍵:貼上
Windows 系統:Ctrl + V
macOS 系統:Cmd + V
分段翻譯 (懸停翻譯/滑鼠指標滑過)
以下我以 X (舊稱 Twitter / 推特) 做示範,假設我刷推特時只想翻譯幾篇感興趣的推文,或是想要知道圖片上的文字是什麼意思。
對於這樣針對一部分內容進行翻譯的情況,就適合使用「懸停翻譯」功能。
第 1 步
把滑鼠移到懸浮球上。

第 2 步
點擊「設定」。

第 3 步
開啟「滑鼠指標滑過」。

第 4 步
把滑鼠移到你想翻譯的文字段落或圖片上,按一下「Ctrl」,就會翻譯出中文;再按一下「Ctrl」,翻譯就會消失。


⌨️ 快捷鍵:懸停翻譯 / 滑鼠指標滑過 (自訂)
Windows / macOS 系統:Ctrl
框選翻譯 (劃詞翻譯)
這個功能很適合拿來學習外語,比如,你可以先挑戰閱讀原文,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再利用「劃詞翻譯」單獨查詢單字或片語的意思。
第 1 步
把滑鼠移到懸浮球上。

第 2 步
點擊「設定」。

第 3 步
開啟「劃詞翻譯」。

第 4 步
框選想要翻譯的文字。

第 5 步
滑鼠移到粉紅色的圖示上。

翻譯視窗就會跳出來,不只顯示翻譯,還提供發音與上下文說明,幫助你更快掌握語意。

關閉懸浮球
如果你覺得懸浮球一直在畫面上有點影響視線,想把它隱藏起來也可以。
第 1 步
把滑鼠移到懸浮球上。

第 2 步
點擊「設定」。

第 3 步
點擊「更多」。

第 4 步
選擇「停用懸浮球」。

啟用懸浮球
第 1 步
如果重新把懸浮球加回視窗上,就到瀏覽器右上角的「擴充功能」—— 圖片標註 ➀。
選擇「沉浸式翻譯」—— 圖片標註 ➁。

第 2 步
點擊「更多」。

第 3 步
點擊「啟用懸浮球」,懸浮球就會回到視窗上了。

沉浸式翻譯手機版
那可能有人會問:「滑手機時也能用沉浸式翻譯嗎?」
當然可以!

現在不管是 iOS 還是 Android 系統,都有推出對應的擴充功能和專用瀏覽器 APP 了。
沉浸式翻譯 Safari 擴充
第 1 步
進入 App Store。
第 2 步
搜尋「沉浸式翻譯」。
第 3 步
找到「沉浸式翻譯 Safari 擴充」,點擊「取得」。

第 4 步
打開 Safari 瀏覽器。
第 5 步
點擊瀏覽器左下角的「選單」。
第 6 步
選擇「管理延伸功能」。

第 7 步
「開啟」沉浸式翻譯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完成」—— 圖片標註 ➁。
第 8 步
重整網頁,開啟沉浸式翻譯。
第 9 步
點擊懸浮球使用沉浸式翻譯。

第 10 步
如果你有訂閱 Pro 會員,別忘記長按「沉浸式翻譯」圖示 —— 圖片標註 ➀。
點擊「頭貼」登入帳戶 —— 圖片標註 ➁。
這樣你的翻譯設定就會自動同步,也能用更好的 AI 模型來翻譯!

沉浸式翻譯 Android APP
第 1 步
進入 Google Play。
第 2 步
搜尋「沉浸式翻譯」。
第 3 步
找到「沉浸式翻譯」,點擊「安裝」。
第 4 步
點擊「開啟」沉浸式翻譯。

第 5 步
按下「同意並繼續」。
第 6 步
系統會問你要不要把沉浸式翻譯設成預設瀏覽器,我自己是選「稍後再設置」。
因為這個 APP 的介面跟平常用的 Chrome 差蠻多的,我們團隊成員試用後也覺得不太習慣。
所以平常還是用原本的瀏覽器為主,需要翻譯時再打開「沉浸式翻譯瀏覽器」。
第 7 步
點擊「我知道了」。
第 8 步
因為手機版跟電腦版的操作方式都差不多,所以新手教學可以直接點「跳過」就好。

第 9 步
點擊「開啟無語言障礙的世界!」
第 10 步
點擊「現在不需要」,就可以開始使用免費版沉浸式翻譯了。
第 11 步
如果你已經訂閱了 Pro 會員,記得點「立即登入」同步你的翻譯設定。

輸入框翻譯 (空白鍵快速翻譯)
有時候想找更即時、更多元的資料,用英文關鍵字去搜尋國外的資訊會更全面。
以前我得先打中文,再加上「翻譯」兩個字去 Google,得到翻譯後再複製貼到搜尋框。
但現在有了沉浸式翻譯,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只要在搜尋框輸入中文關鍵字,再連續按空白鍵 3 下,它就會自動替換成英文。

⌨️ 快捷鍵:輸入框翻譯 (沉浸式翻譯)
Windows / macOS 系統:Space (空白鍵) 連擊 3 下
除了 Google 搜尋框之外,我實測過,在寫 Email 或是跟 Bluehost、Rank Math 等外國客服對話,都可以用「輸入框翻譯」輔助喔!

文件翻譯
沉浸式翻譯除了翻網頁以外,也可以翻譯各種文件。
第 1 步
點擊下方連結,前往 沉浸式翻譯官方網站。
第 2 步
點擊左上角「文件翻譯」。

第 3 步
目前支援 PDF、ePub (電子書)、html、txt (純文字)、docx (Word 文件)、markdown,還有 srt 等字幕檔格式。
把檔案拖曳到視窗裡,就會自動開始翻譯。

第 4 步
翻出來的結果會是左右並排顯示,查詢資料或研究比對都很方便。

AI模型迭代快速,評測僅供參考。建議親自實測最新模型,以了解模型是否符合需求。
第 5 步
在右上角點擊「翻譯全部並下載」,就能把翻譯好的文件存到電腦裡。

PDF Pro (付費版功能)
不過「文件翻譯」功能在翻 PDF 文件裡的表格排版比較容易亂掉,如果你是付費會員,我建議改用「PDF Pro」功能效果會更好。
第 1 步
點擊上方選單的「常用功能」—— 圖片標註 ➀。
選擇「PDF Pro 翻譯」—— 圖片標註 ➁。

第 2 步
把檔案拖曳到視窗裡。

第 3 步
點擊「立即翻譯」。

PDF Pro 翻出來的內容是分段雙語顯示,表格會被排得更清楚、好讀,不會出現文字疊在一起的問題。

AI模型迭代快速,評測僅供參考。建議親自實測最新模型,以了解模型是否符合需求。
影片雙語字幕
目前影片雙語字幕功能已經支援超過 100 家影音平台,除了 YouTube,像 Netflix、Disney+ 也都能用,所以平常追劇還可以順便學語言,真的是一舉兩得!

我直接拿一部 YouTube 影片來做示範,這部影片本來只有提供英文的 CC 字幕。
第 1 步
點擊粉紅色的「沉浸式翻譯」按鈕。

第 2 步
選擇「自動開啟雙語字幕」。

立刻就會有精準的中文字幕出現了!

這功能真的很實用,就算是外語影片也能輕鬆觀賞。
結論:推薦最強 Chrome 翻譯擴充「沉浸式翻譯」
自從安裝了「沉浸式翻譯」這個超好用工具之後,我在查國外第一手資料時真的快很多。
只要輕輕一點,就能把整個網頁翻譯成中文;搜尋的時候按空白鍵 3 下,也能馬上幫我中翻英。
像是翻譯文件、影片雙語字幕這些功能,也幫助我更輕鬆地吸收新知、提升效率。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其實免費版應該能應付大部分的日常需求。
但如果你常常需要翻譯,就可以考慮付費方案,訂閱後能直接用多種 AI 模型,功能也更全面。
如果透過 諾特斯觀眾專屬連結 訂閱,還可以再打 95 折!
如果你不怕自己動手設定,也可以選擇 免費版加上自串 API 的方式,一樣能搭配很強的 AI 模型來翻譯,彈性又省錢。

諾特斯團隊已經用這個工具超過一年了,「沉浸式翻譯」已經變成我每天工作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如果你還沒試過,真的強烈推薦你下載下來親自體驗!
參考資料
- bilibili – 沉浸式翻譯 Immersive
- 沉浸式翻譯 – 如何使用?
- [GPT英語學習] ChatGPT+Immersive Translate 打造沉浸式高效雙語對照翻譯 | 英語學習突飛猛進,全球資訊自由獲取 | 免費工具打開認識世界的大門
- 沉浸式翻譯,強的離譜啊!10大場景使用教程【乾貨】
- 「GitHub 資源暴增 10 倍!」白嫖必備神級插件 | 全球海量資源搜尋 | Google 年度精選最佳插件 | 沉浸式翻譯
製作團隊
總編輯、發佈:諾特斯
文字撰寫、文字編輯、圖片製作、圖片編輯:鹹魚
圖片製作:蚊子